溪湖区打好人才【组合拳】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溪湖区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把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大力实施“人才兴区”发展战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厚植人才发展优势,坚持“引、育、留、用”环环相扣,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强化项目驱动,盘活人才引育“磁力场”
以生产永磁铁氧体磁性材料以及永磁铁氧体磁瓦为主的本钢环宇磁性材料有限公司,与日照亿鑫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由亿鑫电子投资建设,对环宇磁材现有设施装备、技术能力、环保工艺、产品质量进行全面升级,建成目前世界先进的软磁铁氧体生产线。同时,借助人才智力引进10名专家人才,研发12、13系料永磁铁氧体,解决国内磁性材料的技术难题,填补软磁铁氧体东北地区生产空白。
溪湖区坚持项目驱动,拓宽引才渠道,围绕装备制造、固废利用等产业,对接10个专家团队与企业开展项目合作,以项目搭建对接平台,拓宽对接渠道,推动人才资源、创新要素向用人主体集聚;采用柔性流动方式,引进“候鸟型”域外专家人才7名,解决企业生产难题16个,攻克核心技术8个,转化科技成果4项,创造经济效益8560万元。为有效应对制造业、建筑业、电商运营、零售业、轻工行业等多个领域企业用工荒、招人难问题,溪湖区准确收集企业急需紧缺人才岗位,召开“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现场招聘会,为招工企业与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农村劳动力等各类求职人员搭建广阔平台,提供用工岗位合计300余个,现场初步达成聘用意愿约80人。同时,创新采用“云上+线下”的方式开展宣传,同步开通“云直播”,借助新媒体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打通应聘的“堵点”,疏通求职的“盲点”。直播期间累计观看1.1万人次,线上问题互动300余次,网上初步达成就业意愿约50人。
强化创新引领,筑牢人才发展“蓄水池”
作为本溪市第一家军民融合企业的本溪鹤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逐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拥有硕士学历人才1人,技能人才92人,与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打造“1+1>2”的产学研基地。该企业凭借高技术人才团队、先进的设备和自主创新能力,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公共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张辉教授团队开展长期合作,对大口径玻璃退火炉的设计和制造进行研发,共同完成了精密退火炉项目,在北京军博会第四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参展,被辽宁省科技厅授予“省市共建高精度退火技术辽宁省重点实验室”称号,2022年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荣誉称号。
溪湖区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2022年重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户、科技型中小企业4户,通过实施高企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让企业轻装上阵谋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持续壮大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载体,助力创新发展水平提升。辽宁海宝轧辊有限公司拥有高级工程师5人,中级工程师8人,各类技术人才10人,人才团队具有较强的生产、科研和质保实力,近几年通过与辽科院开展校企共建,创新引入国内外先进的轧辊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公司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有效提升了企业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实现与本钢内部轧钢企业互通,探索磨辊间及表面技术服务经营模式,延伸产业链,拓展发展空间,2022年辽宁海宝轧辊有限公司被列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重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荐单位。
强化平台建设,演奏人才集聚“交响曲”
“我们在本溪也有自己的家了,真好!非常感谢区委区政府对我们的关怀,这让我们工作更有动力了。”目前,宝武装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轧线事业部本溪项目部员工高兴地入住了溪湖区的“人才公寓”。据了解,宝武装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系中国宝武全资子公司。2021年,成立了轧线事业部本溪项目部,从上海、河北引入专家人才4名,为在本钢提供数字化智能运维技术服务。入住公寓后,没有了后顾之忧的他们更是干劲儿十足。据企业负责人介绍,未来3年内,该企业还将从上海、安徽、武汉、广州等地柔性引进专家人才20名、专业技能人才150人,全力推动项目落实,助力企业打造东北地区“人才智造”样板工程。
为优化人才服务环境,溪湖区建设了全市首家“人才公寓”,公寓内设装修房40套和集办公、休闲、健身于一体的“人才之家”文体文化中心,妥善解决外引专家人才的居住难题。为完善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人才机制,该区由区级领导牵头开展“我为人才办实事”活动,通过登门拜访、实地调研、座谈交流,切实帮助专家人才协调从业者培训、宣传等事宜解决住房、保险、创业融资、子女就学、家属就业等实际问题,进一步强化了拴心留人的举措,消除了人才成长的后顾之忧。围绕打造废钢加工配送、矿业加工业、商贸物流及现代服务业等全区主导产业集群目标,溪湖区成立全省首批、全市首家“科技110”服务站,新建省级学会服务站24个,对接鹤腾科技、亿通钢塑复合管、恒通轧辊等域内重点创新企业,有效发挥“辽宁省创新驱动助力示范区”的优势作用,架起企业与专家人才深度融合的平台。他们还通过实施“山城英才卡”管理办法、设立人才专项资金、开通人才“一站式”窗口服务、逐步落实“一网通办“全程网办”等措施,有效节约人才企业办理业务时间和财务成本。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