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站群

县区政府站群

  • 无障碍版无障碍版
  • 手机版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本溪日报】本溪湖经济开发区巧打“组合拳”实现新发展

作者: 来源:本溪日报 发布时间:2021-08-23 10:30:09 浏览次数: 【字体:

核心提示:

从靠铁粉吃饭到发展循环经济吃饱吃好;从依靠单一产业到发展“原字号”、“新字号”,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从担当“项目管家”到成为企业的“娘家人”;从本溪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区到省级经济开发区……本溪湖经济开发区,这个一直寻求突破的产业园区,多年来,高效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巧打“组合拳”, 释放大潜力,激发新动能,推动区域经济实现新的发展。

日前,记者在本溪湖经济开发区看到,年产12万吨碳材料生产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忙着进行厂房建设,加紧推进工期进度;辽宁东晟新材料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加紧安装覆膜砂设备,确保项目早日完工投产;废钢铁加工配送二期扩建项目建设现场,新厂房的主体框架现已建设完成……本溪湖经济开发区正呈现出一派蓬勃的发展势头,用实力和智慧说话,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转型瞄准再生资源

十多年前,因为有铁矿石、铁选厂,吃饭不愁,溪湖人的日子还算好过。但随着本地矿产资源逐年减少,产业单一让溪湖区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转型发展已经箭在弦上。

本溪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负责人向记者讲述了溪湖人寻求产业突破的过程:2010年,溪湖区建立东风湖钢铁深加工产业园,利用本钢的上下游产业引资建企业;2012年,更名为东风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重点利用本钢的工业固体废弃物钢渣、水渣、尘泥等发展循环经济,成立了20多家再生资源企业,2018年销售收入达15亿元。2018年2月,晋升省级园区,更名为本溪湖经济开发区。

与此同时,经过考察论证,废钢作为钢铁循环使用的优势再生资源,市场巨大。因此,开发区坚持构建服务本钢全产业供应链体系不动摇,进一步扩大再生钢铁原料产业优势。2018年,溪湖区成立本溪市废钢铁加工配送基地,经本钢牵线搭桥,面向全国废钢企业招商引资。

截至目前,已完成关于申请晋升省级钢铁原料加工配送基地报告;召开了两次联席会议,推进废钢基地企业供应再生钢铁原料验质前移工作,以及为本钢新上电炉保供再生钢铁原料相关事宜;与上海建发就彩西地块建设废钢铁加工配送项目达成合作协议……就这样,溪湖区找到了一条老工业城区产业的转型之路,并迸发出无限的潜能。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溪湖区是本溪最早的老城区,也是本溪工业的摇篮。过去,这里烟囱林立,烟尘不绝;而今,随着本溪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进步以及溪湖区工业的生态化发展,取而代之的是绿色工业的鳞次崛起。为打造碧水蓝天新溪湖,开发区正朝着“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实现经济转型”的方向发展。

开发区本着“重点项目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依托老工业,发展新工业,并对新建和续建项目进行全方位跟踪服务。截至目前,远通报废汽车拆解项目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及环保设备设施,正在履行二次环评手续;钢联二期、圣信科技钢渣综合利用、碳材料生产项目进入厂房主体建设阶段;陆甲科技、东晟新材料开始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华轩格机械制造、腾达石油正在办理厂房竣工手续。同时,以“生态立市”发展战略为指导,积极谋划绿色储备项目,并做好环资类项目资金申报工作等。

贴心服务与发展同行

在本溪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不做无目的下企业走访,要么帮企业解决点问题,要么把企业的难题诉求带回来。正是这种“不空手”的服务,让管委会成了辖区企业的“娘家人”,企业的事也成了管委会的“家里事儿”,让贴心的服务与发展同行。

开发区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服务企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重要抓手,作为提升发展吸引力的关键举措,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服务企业,大力推进地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对辖区内的规上企业和重点企业逐一走访开展调研,通过面对面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交谈,了解企业基本情况和生产经营运行情况,建立完善基础信息库。

开发区为企业配备项目管家,实施一对一服务已经形成制度。实施正科级以上领导包保责任制,每个领导包保一个企业(项目),主动为企业牵线搭桥,全程跟踪无偿服务。对新引进的企业(项目),由项目管家协助企业(项目)办理工商、税务、环保等相关证件手续等。

同时,以制度化形式定期与企业沟通联系,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在建设、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使企业感受到宽松的投资环境。主动作为,积极拓宽渠道,为企业争取更多优惠政策。对有专项资金申报的项目,认真组织申报,及时全面的为企业解读政策,全程协助企业准备相关材料,认真把好材料的审查关,为专项资金的争取做好基础工作。通过一系列服务,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同时也营造了招商和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此外,开发区还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截至目前,新建入驻项目6个,总投资6.7亿元;洽谈推进储备项目11个。他们积极贯彻落实“项目管家”制度,今年上半年服务企业(项目建设)215次,解决实际问题35件,推动地区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