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xhqrmzf-2023-00106 发布机构: 溪湖区人民政府
信息名称: 溪湖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 主题分类: 专项规划
发布日期: 2023-02-16 成文日期: 2023-02-16
废止日期: 文 号: 溪政办发〔2022〕16号
关键词:

溪湖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

发布时间:2023-02-16 15:09:13 【字体:


为推进全民健身工作高质量发展,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国办发[2020]36号)、《辽宁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等有关政策,结合本区全民健身工作发展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建设体育强区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健身需求,提高民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出发点,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体育强区建设目标,推动体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健康素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完善;健身设施类型更丰富、布局更合理,城区15分钟社区健身圈基本形成,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形式多样,打造特色品牌赛事,市民科学健身意识、身体素质进一步增强,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7%以上, 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名,健全全民健身组织,鼓励探索全民健身组织创新,实现全民健身的统筹管理,科学健身指导水平稳步提升,体育产业稳步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体育健身设施

完善全民健身设施体系。充分挖掘全区体育设施资源,注重体育设施与住宅、文化设施项目的综合开发和改造,体育设施设计、建设、使用体现复合性、多样性的时代特点,完善以“15分钟健身圈”为基础的健身设施体系,彰显特色的公共体育设施服务网络。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体育健身场所,支持旧厂房、闲置空地等城市闲置空间的改造,因地制宜建设健身步道、体育公园等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落实体育场地设施责任,建立体育设施管理台账,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加强对体育场地免费开放的督导,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体育场地开放。

(二)提升高水平的体育赛事供给与服务

持续扩大品牌活动的影响力。线上线下相结合,举办全民健身日、传统体育项目展演等区级全民健身品牌活动,不断壮大品牌体育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大力发展“三大球”运动,推动“三大球”运动推广普及。积极倡导组织行业、社区、企业等形式多样的民间足球活动,举办多层级足球赛事,不断扩大足球人口规模,促进足球运动蓬勃发展。

推进品牌冰雪活动,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冰雪体验,继续扩大冰雪运动的热度和影响力。鼓励街道、社区培育品牌体育活动赛事。创新活动内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赛事活动,依托民俗节日的重要节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体育和特色体育赛事,大力发展登山、健步走、乒乓球等参与人数众多的运动项目。持续推广传统体育运动,太极拳、健身气功、柔力球等传统体育项目。

(三)扶持体育组织发展壮大

引导体育社会组织通过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提供科学健身服务,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社区,继续组织开展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推动体育活动赛事壮大,推动传统民俗运动项目普及,借赛事促进体育文化繁荣,丰富群众体育生活。

(四)推进重点人群体育工作

支持引导群众体育活动深入开展。持续开展全民健身日、全民健健步走等主题活动统筹兼顾,促进各类人群体育发展。根据老年人健身需求特点,推进老年宜居宜练环境建设,统筹规划建设公益性老年体育健身设施。发挥老年体育协会组织的作用。创新推广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健身项目,广泛开展妇女体育健身活动。

  (五)加强科学健身宣传引导

利用各类新媒体、线上、线下相结合全民健身大讲堂,推广科学全民健身工作,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依托上级部门落实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扶持和引导群众喜闻乐见、参与人数众多、有发展空间的运动项目体育组织发展,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持续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每年定期开展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知识更新,技能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指导员业务交流活动,不断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能力、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健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机制,形成结构合理、服务多样、覆盖面广的全民健身志愿者队伍。

(六)推动体育的多面发展

推动体教融合。增进体育和教育的合作,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积极围绕体教融合和青少年体育发展机制创新。完善青少年体育项目竞赛体系搭建,扩大校内、校际体育比赛覆盖面和参与度,在广泛开展校内竞赛活动基础上建设学校代表队。积极与教育部门沟通协作,共建设施,共推体育发展,依托学校场地开展体育训练,推动以三大球和冰雪等运动为代表的体育项目进校园。

推动体旅融合。大力推广普及冰雪运动,利用辽宁百万市民上冰雪为契机,实施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冰雪运动,打造观赏性强、群众参与度高的冰雪赛事活动,使冰雪运动的群众基础更加坚实。

(七)加快体育产业发展,提高全民健身消费水平 

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精神,加快发展全民健身服务业,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积极申办和承办省市级体育赛事,开发体育赛事资源,精心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赛事。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和冰雪旅游企业发展。优先发展体育基础设施、户外运动休闲、体育旅游等重点项目。

(八)促进全民健身智慧发展

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段,提供全民健身电子地图、线上健身咨询、线上运动项目培训、线上体育赛事等服务,逐步形成信息发布及时、服务获取便捷、信息反馈高效的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机制。建设智慧社区健身中心和室外智慧健身房,到2025年,至少新建1处智能健身器材设施或场地,推动健身场地设施智能化。

 三、政策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领导,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调、大众参与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

(二)全民健身实施科学规划。严格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建设公共体育健身设施项目要符合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善体育社会组织扶持政策和管理办法,促进社会体育组织规范发展。加强赛事活动监管,严格履行赛事活动申办和审批程序,完善赛事活动疫情防控、安全防范和应急保障机制,提高赛事服务水平。

(三)加强资金保障。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区政府年度财政预算,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加大财政资金对全民健身事业的投入。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责,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力度,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工作的积极性,提升体育事业的发展。

(四)加强安全保障。对各类健身设施的安全运行加强监管,确保开放服务达到防疫、应急、疏散和消防安全标准。建立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安全防范、应急保障机制,建立户外运动安全分级管控体系。坚持防控为先和动态调整,统筹赛事活动举办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