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溪湖区人民政府 | |
信息名称: | 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最美地名故事之四——石桥子古称“双峰镇”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 主题分类: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发布日期: | 2016-07-26 | 成文日期: | 2016-07-26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最美地名故事之四——石桥子古称“双峰镇”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石桥子古称“双峰镇”,可追溯到大金国时期,拥有距今800多年的历史文化。当时大金国第四代皇帝海陵王完颜亮的兄弟完颜雍长期镇守东京辽阳,他暗中经营关东地区,培植自己的势力,为关东地区做了不少得民心的好事,所以受到关东百姓与女真贵族的支持。公元1161年,完颜雍羽翼丰满趁完颜亮听信谗言,在中原开封派兵去攻打南宋王朝之机,在辽阳发动了军事政变,黄袍加身做了大金国的第五代皇帝,改年号“正隆”为“大定”,史称“金世宗”。在留守期间,完颜雍巡视太子河流域军政要务时,常到辽东重要的军事要塞——平顶山上视察,在金代平顶山地区留下了历史足迹,民间有《金皇亲赐贡鱼宴》的故事流传下来,这是太子河皇家贡鱼的最早的满族民间故事。完颜雍还在辽阳以上的太子河流域建立了为皇家提供贡鱼的服务机构——渔百总,就设在龙山湾(今大明山姚家湾),由女真人族长负责,并在平顶山上驻扎金兵负责保护渔百总的安全,这一切都是为了满足完颜雍喜食太子河鱼的缘故。平顶山城管辖方圆千里的县村百姓,行政级别仅低于辽阳城。其军事地位非常重要,是古代关东首府辽阳的东大门,负有重要的保卫之责,由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平顶山城成为了辽东太子河流域的中心山城。而平顶山城下辖的磨米城(今石桥子东山城)则是平顶山城的北部门户,是东京辽阳的第二道防线,其军事地位也非同一般。
当时太子河水深浪大,以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条件建桥以便交通是不可能的。但是古代平顶山地区对于东京辽阳来说可是至关重要,于是大金国在崔家哨到威宁营城建起了“渡口摆渡码头”,枯水季节也可以趟河过境。另一条古代交通要道是从平顶山经双峰山(今石桥子骆驼岭)脚下,过火连寨到磨米城,需要过磨米河(今石桥子北沙河)到达盖牟城(今沈阳塔山城)。完颜雍的亲信是磨米城的行政官员,为了加快与周边山城的交通联系,磨米城得朝廷资助在磨米河上修筑起了一座石拱桥,解决了平顶山城——磨米城——盖牟城的交通运输问题。由于石桥是战略要地,要派军队守护,于是“石桥子”逐渐取代了“双峰镇”的地名。古石桥在大金国末期曾被一次大洪水冲毁,后在元朝时期重修,最后石桥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桥去留名,世代流传。在历史上石桥子地区也在战火中变成了废墟,虽然几毁几建但是始终保持着原来的地名,成为双峰山下北部的主要的地理标识,更是平顶山城经威宁营城到达盖牟城的交通要道,古为兵家必争之地。